联系我们

山东魁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前

电  话:0538-8505866 

传  真:0538-8505966

财富热线:18660886576 


暴雨对水产养殖的危害和管理要求

您的当前位置: 首 页 >> 公司新闻

暴雨对水产养殖的危害和管理要求

发布日期:2020/4/25 9:01:05 作者:魁丰生物有限公司 点击:2274


暴雨天气容易造成昼夜和水体上下层温差大,水质变化快,水产养殖动物受环境变化影响应激反应加剧,免疫力下降,易导致病害发生与流行,这对水产养殖业危害特别大。本文为大家提供暴雨期间的管理措施,供大家参考。

 
水中氧气的来源与消耗
 
    水中溶解氧主要来源是依靠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空气的溶解,水生生物(特别是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水体溶解氧的消耗:养殖生物呼吸作用,微生物耗养,水中化学耗养,水中氧气的逸出。在精养池中,晴天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以达到精养池的一昼夜溶解氧总吸入的90.3%,扩散溶入水中的仅占 9.5%。池水中消耗溶解氧多的为晚上的浮游生物、细菌的呼吸作用和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可占到 72.19%,鱼类耗氧占 16.1%,上层过饱和逸出的约占 10.4%,底泥耗氧约 0.6%。


影响溶解氧变化的因素

 
养殖水体溶解氧的变化,主要受光线强度和气压两个方面的影响:

1.水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水生物的光合转换作用,其次才是对空气的溶氧。天气突变常导致气温、光照、气压的突变,水温相对气温的恒定性较好,因此气温的突变并不是水中溶氧变化的主要原因。但光照的突变将严重影响水生物的光合转换过程,导致产氧量下降。
 
2.气压的降低,造成水体对氧的溶解度降低,导致水体缺氧。
 
3.在气压低的情况下,常可见水体底部污染物泛起,这就是所谓“泛塘”现象。“泛塘”现象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气压对水体的影响力,“泛塘”的结果造成水底因缺氧而控制好氧菌重新得到获取氧气的机会,由此急剧消耗水体溶氧。
 
4.环境气压低对养殖动物体内的溶氧能力同样产生负面作用,导致血液携氧量降低,因此动物需要通过更多的呼吸来增加氧的摄入。
 
5.一般在气压低的时候,比如下雨之前,尤其是暴雨来临之前溶解氧非常低,还有水生生物的光合作用,夜里要进行有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也容易造成溶解氧偏低。因此,天气突变时水体缺氧并且养殖动物很容易浮头和生病,其原因主要是光照和气压影响的结果,而这个影响主要通过降低产氧、降低溶氧、增加耗氧综合形成的。
 
水体富营养化或偏肥的影响
 
    现在水产养殖的水体大多富营养化或偏肥,甚者还施用一定的肥料来促使水体生产力提高,如果过量施肥,任何季节任何时候都会造成一定的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导致溶解氧降低。
 
    解决的方法是:水体容易富营养化的池塘应该多投放一些鲢鳙鱼等依靠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如果遭遇雷电大风暴雨天气,应尽量开启增氧机加氧。
 
暴雨前后对水生动物的影响
 
    暴雨前,气压低、天气闷热,池塘溶解氧快速下降,容易导致养殖动物处于不适状态。
 
    暴雨时,水温急剧下降,光照减弱,微生物出现大量死亡,藻菌相易转换,池塘的微生态结构发生急剧变化,从而养殖动物容易发生“应激”反应。
 
    暴雨后,天气晴热,多数池塘蓝藻大量繁殖,加上死亡的微生物腐败,导致池塘水质变差,底层缺氧,养殖动物容易患病。

空气压强与气候温度的关系
 
    压强与温度是成正比关系的,降雨时空气中气温下降,但水温下降得比较慢,此时空气中压强小于水中溶解氧的减少,阴雨天气影响日光的穿透,从而很难维持稳定的水温,同时连续阴天数日还会影响藻类繁衍,导致氧的损耗。


 
暴雨期间水产养殖的管理措施

1.暴雨前,应该加强巡塘,加固塘基及防逃设施,检查养殖器械和用电设施等。
 
2.暴雨前中后都要开启增氧机,尽可能增加池塘溶解氧,减缓池塘微生物死亡,稳定水相,防止疫病大规模发生。
 
3.暴雨期间,少投或不投饲料,以免增加池塘有机物耗氧量,同时增加鱼虾活动量,以摄食池塘微生物,从而减少池塘生物总耗氧量。
 
4.暴雨成灾情况,在暴雨过后应及时做好灾后处理工作。如死鱼、病鱼及受暴风卷起的水草要立即捞出,并作无害化处理,防止腐烂污染水质,并估算死亡养殖动物的数量、重量,以供补放苗种参考。
 
5.灾害发生后,抓紧修复被洪水冲毁的塘坎和各种养殖设施,加固坝坎,及时清除池塘里过多的淤泥,迅速恢复生产能力。如对水浸泡的养殖设施,如增氧机、水泵、投饵机等,应抓紧拆卸、烘干、冲洗并进行检修和维护,以便尽快恢复生产。
 
6.加强消毒工作。对有鱼虾池塘应尽量采用低刺激消毒剂,可有效防止鱼体因擦伤所引起的体表溃疡、烂皮烂尾等继发性疾病。对无鱼虾池塘,将水尽快抽干,暴晒、清池,用生石灰对池塘和周边进行消毒。

7.暴雨后,要调控好水质,有条件的可将浑水及时抽出,换注新水;对 pH 值在 8.5 以内的池塘,可泼洒生石灰调节养殖水体的 pH 值,改善水质。平均水深在 1.5 米~2.0 米的池塘,可每 10天—15 天用生石灰化浆水后全池泼洒一次;对水质变清的池塘,可投放生物菌肥、复合肥料等,以保持池塘有足够的肥量让藻相和菌相平衡;对水质过浓,池底有机质含量过多的池塘,建议使用微立旺-硫细菌颗粒底改等微生物底质改良剂。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同时,须开动增氧机,避免缺氧。
 
8.灾后及时补放苗种。对池塘逃鱼、应激死亡的鱼虾等情况进行观察、判断,以摸清存塘生物量,确定补放品种及数量。鱼种入池前应用 2%~3%的食盐水浸泡 3 分钟~5 分钟,以防病菌的传播。
 

Copyright © 2018 山东魁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诺盾网络       管理入口     鲁ICP备18043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