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山东魁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前

电  话:0538-8505866 

传  真:0538-8505966

财富热线:18660886576 


水产养殖中的常见失误!

您的当前位置: 首 页 >> 行业资讯

水产养殖中的常见失误!

发布日期:2024/6/28 8:31:44 作者:魁丰生物有限公司 点击:803

平时水产养殖过程中警惕一些错误的治疗方法


(1)病毒性疾病错误诊断为简单的细菌性疾病:

如草鱼出血病是病毒性疾病,  但是往往与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并发,如果按照细菌性疾病治疗,病情会更严重,鱼会死得更多。


(2)杀虫剂不对症:硫酸铜不能杀灭大型寄生虫,如三代虫、指环虫、锚头蚤。双效灵(辛硫磷)杀灭指环虫、三代虫效果差。

代森铵(苯扎溴安、二硫代氨基甲酸铵)厂家介绍多为杀灭纤毛虫类(如车轮虫)药物,但是其杀灭效果很差,对水质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和诱食作用。


(3)氯制剂、消毒剂使用前不检查烂鳃程度:使用氯制剂、消毒剂前应检查鱼的烂鳃程度,  不检查就使用可导致更大死亡。


(4)盲目使用抗生素:鱼的疾病往往是病从口入,投喂饲料引起一般性肠炎, 在治疗时却大量使用氟苯尼考、氧氟沙星等成分的药物。会引起鱼类肝胆、肾脏、脾脏发生病变。

最好的办法是先用小剂量的鱼用氟哌酸成分的药投喂,随着鱼的生长,再使用恩若沙星、氟苯尼考(都是指主要成分),然后拌强肝利胆中药。


(5) 用药次序颠倒:治疗鱼病时先用杀虫药,再用杀菌药,这是用药的基本原理。不能先用杀菌药,再用杀虫药。


(6) 对水体的肥度变化重视不够:水体的肥度是决定药物使用量的重要因素。水体瘦的池塘要减少用量,水体肥的池塘要加大用量。

另外,连续用药时,要注意水质变化,第二次的用量要比第一次的用量少一点,否则易引起水质变清。

如漂白粉、强氯精、二溴海因连续使用后如果不注意使用剂量,水质看上去是绿色的,增氧机打出来的是白色的,说明上层水已经变清。鱼容易浮头、死亡。



病急乱用药,用药方法不当


许多养殖人员在发现鱼生病后就非常着急,一旦发现死鱼后,立即几种鱼药同时不间断使用,认为只要用药就能抑制住病情,但结果往往是鱼的死亡数量不降反升。

此外,用药初期,池塘中鱼的死亡数量往往有不减反增的现象,养殖人员则认为是用药无效,马上换药,造成药物间产生拮抗作用。



对药物的耐药性认识不足


耐药性是指细菌与药物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直至药物的作用消失的一种现象。

细菌产生耐药性,是多数抗菌、抑菌类药物长期使用后必然出现的现象。有些养殖人员在治疗鱼病时,  长期使用同一种抗菌或抑菌类药物。

 不注意轮换用药,甚至将抗菌、抑菌类药物作为预防性药物使用,势必会产生耐药性,养殖鱼类一旦发病, 再用抗生素类药物疗效就会下降。

因此,对养殖水域中的病原体进行抗菌类药物敏感性监测及时了解病原体的耐药性程度,可有效指导合理用药。



滥用中草药,对中草药有误解


许多养殖生产者认为中草药既绿色( 无药物残留)又环保,从而滥用。相对而言,中草药较化学药物的毒性小,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也较低。

但中草药也是药物,也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另外,给药方法也会直接影响其疗效。

如果只看到其正面效果,而忽视其负面作用,不改进其加工生产方式,大量不合理地使用中草药,也会对治疗产生负面的作用。




治疗鱼病时停食


在养殖生产中,当鱼病发生时,很多渔民采取停饲的方法治疗鱼病。在实践中确实遇到很多因停饲或减少投喂而使死亡品下降的情况。

可是很多人不问原因,认为只要停饲或减少投喂就能控制鱼死亡,这是很不科学的。

对一些因水质恶化诱发的鱼病采取这种方法,会减少养殖水体内有机物及有毒物质的积累,起到缓解水质快速下降的作用,对鱼病治疗是有益的。

但对因其他原因而引起的疾病,这样做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所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用药后麻痹大意,不认真观察


有的养殖生产者认为用药后,鱼类的病情就会好转,殊不知天气、水质、营养、鱼体的免疫力等都会不断发生变化,成为诱发鱼病的原因。

一旦不注意加强观察和管理,发病后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就会造成大量死鱼。


因此,用药前应做好增氧工作,用药后12小时内要有专人值班观察, 以便发现中毒、浮头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8 山东魁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诺盾网络       管理入口     鲁ICP备18043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