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山东魁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前

电  话:0538-8505866 

传  真:0538-8505966

财富热线:18660886576 


植物生长必需元素

您的当前位置: 首 页 >> 农广资料

植物生长必需元素

发布日期:2023/4/28 8:55:33 作者:魁丰生物有限公司 点击:1277

一、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
   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硼(B)、锌(Zn)、铜(Cu)、钼(Mo)、氯(Cl)、镍(Ni)17种,其中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9种元素需要量大,称为大量元素;铁、锰、硼、锌、铜、钼、氯、镍8种元素需要量少,称为微量元素。镍是最近被确认的必需元素。
二、怎样提高植物根部吸肥效果?
   植物根部吸收养分主要依靠其庞大的根系。如一株成熟的水稻,其根部有200~300条根,多的可达600~700条,每条根上还有许多支根,支根的先端是根毛,是植物的吸收器官,吸收水分、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植物根系一旦长出,就具备了吸收功能。要想让植物吸收更多养分,就应该让植物多生根,只有根系发达,根系活力强了,才能吸收更多的养分。由于植物根系吸收养分需要良好的呼吸条件,根部还需要保持有充足的氧气。在生产中,通过深翻土壤、中耕松土、增施肥料(尤其是腐植酸类肥料)、合理排灌、提高地温、激素处理等措施,让植物尽快发生并建立庞大的根系和健壮的植株,从而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三、怎样提高叶面肥的效果?

   叶面喷肥效果与喷施作物品种、喷施部位、喷施浓度、喷施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

①喷施作物种类
   棉花、西瓜、黄瓜、番茄、苹果、葡萄等双子叶植物叶面积大,角质层薄,溶液中的养分溶液被吸收,常有较好的效果;而水稻、小麦、韭菜、大蒜等单子叶植物的叶面积小,且叶子表面覆盖蜡质层,溶液中的养分难以被吸收,喷施效果相对较差。
②喷施部位
   主要喷施部位是新陈代谢旺盛的幼叶和功能叶上,而老叶吸收慢,效果差。通常来说,叶子背面气孔比正面要多,溶液易被吸收,应尽量多喷叶子背面。
③喷施浓度
   不同肥料其喷施浓度有较大差异。尿素0.5%~1%,过磷酸钙1%~3%,磷酸二氢钾0.2%~0.5%,硫酸钾0.5%~2%,微量元素肥料通常在0.1%~0.5%作用,含激素的肥料吸收倍数超过1000倍。
④喷施时间
  叶子对养分吸收取决于溶液在叶子上停留时间。中午温度较高,溶液中水分溶液蒸发,不利于对 养分吸收。露水未干时,也不宜施用。通常在午后3点以后喷施为宜。
四、土壤保肥性和供肥性与施肥是什么关系?
   土壤保肥性是指土壤对养分吸收和保蓄能力。土壤供肥性是指土壤释放和供给植物养分的能力。好的土壤应该是保肥和供肥协调,能随时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质地粘重、有机质含量较多的土壤,保肥性能好,施入的肥料不易流失,但供肥慢,施肥后,见效也慢;而砂性大、有机质含量少的土壤,施入的硫酸铵、尿素等速效肥料容易随雨水或灌溉水流失,这样的土壤“发小苗,不发老苗”,虽然供肥性能好,但无后劲,作物产量也不高。
    因此,施肥时要针对不同的土壤,施肥措施也有所差异。
    对于保肥性差、有机质含量少的土壤,除基肥中多施有机肥料外,施用化肥要“少量多次”,以免一次施肥过量引起“烧苗”和养分流失,并防止后期脱肥引起早衰。
对保肥性能好的黏土或有机质含量多的土壤,因保肥性好,化肥一次用量可多一些,也不会造成“烧苗”和养分流失。但这样的土壤“发老苗,不发小苗”。在作物生长前期,要采用种肥或提早追肥,以促进早期生长,到了生长中后期要控制化肥,尤其是氮肥用量,以免引起徒长,造成减产。
五、怎样根据天气情况对施肥进行预报?
    作物生长发育及施肥效果与天气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光合作用需要光能,光合作用产生的糖是供给根系呼吸作用的能量源,能量不足将会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因此,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氮、磷、钾、钙、镁、锰、等矿质营养的吸收量明显减少。
  温度既影响肥料在土壤中的转化,也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如水稻灌水温度过低,容易发生稻瘟病,是由于低温影响水稻对硅、钾的吸收所致。保护地西红柿浇水温度低于7℃,容易产生大量空洞果。
   另一方面可加速肥料溶解,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另一方面,若水分过多,通气性不良,不利于养分吸收,而且会造成养分流失。
   实践中,根据天气变化进行施肥判断是一项复杂的经验技术。
   如早春低温年份,水稻溶液发生缺磷、缺锌,应注意及时补充磷肥和锌肥。
   在光照不良的季节,应适当补充钾肥,提高作物对光能的利用。
   在干旱的年份,油菜溶液缺硼,蔬菜溶液缺钙,要注意及时补充硼砂和钙肥。
   在多雨的季节,容易造成土壤中有效铁的淋失,要注意及时补充。
六、怎样提高以肥防病的效果?
   合理施肥不仅能够促进作物生长,还能减少病害发生。如在小麦拔节和抽穗期,分别叶面喷施1%和3%的过磷酸钙,可提高对小麦条锈病的抗性,减少发病率。增施钾肥可以提高水稻对稻瘟病、稻纹枯病、棉花枯萎病、马铃薯晚疫病、西红柿斑枯病等的抗性。铜能提高西红柿对叶霉病、甜菜褐斑病的抗性等等。
要提高以肥抗病的目的,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①重视测土配方,平衡施肥。要做到有机肥、无机肥和生物肥配合施用。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配合施用,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②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有机肥和生物肥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对病害,特别是土传病害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③改善土壤pH值。许多土壤病害对土壤酸碱度敏感。如酸性土壤容易发生真菌和根结线虫,而施用微碱性的腐植酸肥料可减少真菌和根结线虫的发生。
七、怎样快速诊断植物缺素症?
   不同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存在差异。因此,缺少时出现的部位和症状已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如缺氮、磷、钾、镁、锌,在植物体内是可以再利用的养分,缺少时,其症状首先在老叶上出现;而钙、铁、硼、硫,因在体内不易移动,缺少时的症状,常出现在新生组织上。同在老叶上出现症状的条件下,如果没有病斑,可能是缺氮或缺磷,如果有病斑,可能是缺钾、缺锌或缺镁。在症状从新叶开始的情况下,如果容易发生顶芽枯死,可能是缺硼或缺钙,二缺硫、缺铁、缺锰、缺钼、缺铜时,一般不会出现顶芽枯死现象。要准确诊断,还需要通过对植物组织中的养分进行化验来确定。
八、盐碱地施肥注意啥?
   盐碱地是盐地和碱地的总称。盐地是含氯化物或硫酸盐较高的土壤,pH值不一定高;碱地是含碳酸盐或重碳酸盐的土壤,pH值较高,偏碱性。盐碱地的共同特点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理化形状差,对植物生长的有害离子多,作物苗期不发,甚至死苗。
盐碱地施肥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增施有机肥,最好不用化肥,控制化肥用量。化肥施用要“少量多次”。
   ②盐碱地含钾高,含磷低,应注意补充磷肥,适当补充氮肥,少施或不施钾肥。
   ③施肥后要及时灌溉,降低土壤溶液浓度。

   ④由于盐碱地不易发苗,施用种肥要特别小心,避免种子与肥料接触,影响发芽。

(声明:文章来源网络,因来源无法定论的未署名作者,若有侵害您的利益或不当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Copyright © 2018 山东魁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诺盾网络       管理入口     鲁ICP备18043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