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魁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前
电 话:0538-8505866
传 真:0538-8505966
财富热线:18660886576
小麦孕穗期是决定其最终穗型大小、穗粒数多少以及籽粒饱满程度的重要时期,需科学管理以保花增粒,积累较多的营养物质。
一、小麦孕穗期的时间界定
判断小麦是否进入孕穗期,一个关键的形态指标是旗叶,也就是小麦的最后一片叶,当旗叶完全伸出,叶耳清晰可见时,标志着小麦正式迈入孕穗期。这一时期,小麦已经完成了拔节阶段,生长进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关键时期,此时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同步推进,对小麦最终的产量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二、水肥管理
1、浇水:孕穗期是小麦花粉粒形成的重要时期,对水反应敏感,是需水“临界期”,要根据麦田长势和土壤墒情适时适量灌水,灌透灌匀,避开大风、阴雨天气,以防止倒伏。一般来说,应将土壤相对湿度稳定保持在 65 - 75% 的区间内,这一湿度范围能够为小麦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水分环境。当土壤相对湿度低于 65% 时,即表明小麦处于缺水状态,此时应及时进行浇水。在实际操作中,若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亩灌水量宜控制在 50 - 60 方,确保水分能够均匀渗透到土壤中,满足小麦根系对水分的需求。
2、施肥:对于地力肥、后劲足、长势壮的麦田,可以适量少施;叶色发黄、生长偏弱、地力差的麦田结合灌水适量进行施肥,一般亩施尿素3—5kg+磷酸一铵1—1.5kg+硫酸钾2kg为宜。
除了根部追肥,叶面喷施也是一种有效的补充养分方式。可选用磷酸二氢钾+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每隔 7 - 10 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 2 - 3 次。叶面喷施能够使养分直接被叶片吸收,快速补充小麦生长所需的营养,增强小麦的抗逆性。
三、病虫害防治
1、病害:重点做好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病害的防治工作。锈病应采取“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策略,控制蔓延危害;小麦赤霉病要坚持“主动出击、预防为主”的防治策略,全面落实预防措施。
2、虫害:做好吸浆虫、蚜虫、麦蜘蛛等虫害的防治工作。小麦吸浆虫、穗期蚜虫等病虫重发区要结合“一喷三防”,集中防治。
四、预防倒伏
一方面前期要适当浇水施肥,不宜肥水过量;另一方面,遇阴雨、吹风等天气不宜浇水,避免土壤疏松对茎秆的稳固作用减弱。此外,还可以在孕穗期超量喷施磷酸二氢钾,每亩150—200克左右,兑水15—20公斤,以增强小麦茎秆的韧性和抗倒伏能力。
五、应对极端天气
1、高温胁迫:孕穗期遇30℃以上持续高温,可通过叶面喷水降温,同时喷施磷酸二氢钾增强植株抗逆性。
2、低温冻害:小麦孕穗期对低温较为敏感,一旦遭受冻害,会导致幼穗发育受阻,穗粒数减少。若出现倒春寒(最低温≤2℃),可提前3-5天进行灌水,是预防冻害的有效措施。灌水能够增加土壤的热容量,调节田间小气候,使土壤温度在寒流期间保持相对稳定,减轻冻害对小麦的影响。当小麦遭受冻害后,应及时喷施芸苔素内酯+尿素+氨基酸水溶肥补救,促进小麦的恢复生长、增强小麦的抗逆性,缓解冻害的影响。
六、防早衰:
早衰会导致小麦叶片过早枯黄,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影响小麦的灌浆和粒重。在灌浆期喷施2%过磷酸钙溶液,能够延长叶片的功能期,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小麦的灌浆和籽粒饱满。过磷酸钙中含有丰富的磷元素,能够为小麦提供必要的营养,提高小麦的抗早衰能力。一般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每次每亩喷施溶液50-60公斤。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