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山东魁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前

电  话:0538-8505866 

传  真:0538-8505966

财富热线:18660886576 


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是同一种东西吗?原来是这样!

您的当前位置: 首 页 >> 行业资讯

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是同一种东西吗?原来是这样!

发布日期:2021/1/5 15:54:38 作者:魁丰生物有限公司 点击:2335

1. 译名是怎么来的?用意如何?

拉丁文直译:

Enterococcus faecium(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 (粪肠球菌)的拉丁名其实就是同义词。faec-这个词根在英语也用,比如faeces(常拼做feces),就是粪便的意思。-ium,-alis是两种科学术语常用的名词后缀,本身是没有什么实际含义。

也就是说faecium和faecalis实际上是一个意思,都是指粪便,也就是同义词。那在翻译的时候也只好找一对同义词,都指粪便的,“屎”和“粪”就很合适。



2. 会不会产生混淆?

当然会。

但是这个问题是拉丁名导致的。Enterococcus faecium的Wikipedia上写着“Not to be confused with Enterococcus faecalis.”,Enterococcus faecalis那页也写了同样的话。

3.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混乱的拉丁命名呢?

既有客观原因,也有历史原因。

两种菌都是常见的偏离共生的肠道微生物。到1990年,在临床分离中,faecalis(粪肠球菌)占比90-95%,而faecium(屎肠球菌)为5-10%,历史上faecalis远远多于faecium,这是客观原因。

对人的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不可避免的会先发现占比大的优势种,然后才越来越精细发现比例小的其他物种。所以由于物种发现的先后顺序,其实经常会出现命名不合适的尴尬情况。这是历史原因。

历史上faecalis也的确是先发现的。

1899年的时候Thiercelin and Jouhaud发现在有一大类微生物和Bacterium coli (今天被广泛用作模式生物的E.coli,肠道微生物里面的一个优势种,也是早被发现的肠道微生物之一)一起在胃肠道内广泛生长,并提出了今天使用的Enterococcus肠球菌的属名(原文使用Enterocoque)。同一时间MacCallum and Hastings从一例心内膜炎的病理中分离了致病菌,命名为Micrococcus zymogenes,也就是后来的E. faecalis。

1906年Andrewes and Horder使用了Streptococcus faecalis这个名字,并确认是粪便来源的,得到了和M&H相似的观察,从而确认是同一种菌,使用faecalis这个名字,是为了强调细菌本身是一种肠道微生物(尽管开始的发现是在心内膜炎)。当时链球菌属,就这么一款粪便来源的微生物,用faecalis命名非常合适。

而早期的形态学观察并没有分离出faecium,实际上,从菌落形态上区分这两种菌是挺困难的。直到1919年Orla-Jensen发表的发酵研究才描述了Streptococcus faecium,辨别的方式是发酵类型的细微差别。比如faecium不能发酵甘露醇上,而faecalis可以。因为faecium也是粪便来源的微生物,也没有什么天赋异禀的特征可以用来命名,所以暂时命名成faecium也不奇怪。如果命名成“粪便来源不能发酵甘露醇链球菌”,一个词显然放不下……如果为了迁就faecium,就改了faecalis的名儿——人家先命名的都用了十多年了凭啥跟着你改。

但这种命名的确还是有点不负责任的,太容易混淆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Sherman是一个研究链球菌的科学家,也是他开始建立了enterococcal group的框架(1937年),也发展成后来的肠球菌属。Sherman的分类中,认为faecium和faecalis实际上是一个物种,所以这事就这样解决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直到1960年前后,faecium才被确认,的确是另一个物种啊。


然而这时候,除了发酵类型还是没有很好的方式区分两个物种,而这两个名字都已经用了半个世纪了,研究这个领域的人完全没有ium,alis傻傻分不清楚的困扰。既然没有更好的命名方式的提出来,于是又理所应当地继续沿用下去了。贸然改名,只会造成新的混乱。

在1984年,人们通过遗传学手段发现,enterococcal group这一群和其他的链球菌亲缘关系太远了,所以干脆,就升一档,成立肠球菌属,也就是沿用至今的Enterococcus faecium(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粪肠球菌)的两个拉丁名。这里改名一方面是因为的确有理有据,另一方面,肠球菌的概念也用了很久了半个世纪了,新命名不太会引起混乱。

【1】虽然历史上faecalis远远多于faecium,但是现在的临床分离中,faecium的比例越来越高。主要原因是耐药性的广泛传播,使得在抗生素筛选之下faecium有更强的适应度。

【2】两种菌在血平板上的菌落形态还是可以明显区分的。的确这也是目前常用的除了甘露醇高盐平板之外的鉴别手段之一。


另外,还要厘清的一点是,Sherman的那个年代可能是没有这种经验可以参考的。现在使用的琼脂培养基(Agar plate)虽然可以追溯到1881 Wlather Hesse,但是各种配方的特殊培养基诞生的时间是各有先后的。血平板技术,目前能查到的早的记录,是Bulloch’s 1938 The History of Bacteriology——“Agar poured out in a thin layer in a Petri dish may be smeared with blood in the same way and used for culture. ”文章里描述了血平板配置的各种方式,但也只是建议来用来研究病原菌,当时可能还不是一种成熟的通用技术。

来源 |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8 山东魁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诺盾网络       管理入口     鲁ICP备18043340号-1